
2024年10月18-20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主辦,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年會在海上花園廈門市召開。
本屆CCNS繼續秉持著“創新·引領”的理念,圍繞神經創傷、神經重癥、顱底外科、神經腫瘤、腦血管病、神經介入、神經內鏡等多個專題熱點展開探討。共享與交流神經外科近年來的創新發展成果,旨在通過思想的交鋒、智慧的碰撞、引領學術爭鳴引導理念創新,為神經外科從業者搭建一個學術交流平臺,共同探尋神經外科未來的發展趨勢。
顱底腫瘤——從經顱到內鏡,做腦脊液漏規范化管理的“先行者”
10月18日,以“腦脊液漏規范化管理臨床實踐”為主題的會前會如期召開。會前會開場,首都醫科大學天壇醫院賈旺教授和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張亞卓教授做開場致辭。
會議上半場,與會專家聚焦在各類開顱手術后腦脊液漏的規范化管理和相關經驗的分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舒凱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醫院薛湛教授進行主持。
上半場分享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陳高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辛濤教授展開點評。點評中,陳高教授將腦脊液漏及其修補問題類比為“屋頂漏水”,并肯定了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對修補成功率提高的推動作用。同時他還提出兩點建議:①推進醫生解剖知識培訓;②引入多學科概念,神外牽頭頜面外科、眼科、五官科、整形外科等MDT,能夠幫助在皮瓣修補上收獲更多經驗與思考。
張亞卓教授在總結中也再次強調,對于腦脊液漏的修補的兩個核心觀念——一是對原有生理結構要盡量最少程度地破壞,少磨除,避免死腔;二是硬膜破壞的越少、縫合越嚴密,后期漏的幾率往往會越小。
會議下半場,話題則圍繞神經外科內鏡手術后腦脊液漏的預防與治療展開話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姜曉兵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王鏞斐教授擔任主持。
下半場分享后,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李蘊潛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茂德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桂松柏教授做點評,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張亞卓教授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徐建國教授做會議總結。
張亞卓教授結合自身臨床經驗,對腦脊液漏的危險因素做了補充,包括小兒患者、老年患者、放療后患者和肥胖患者等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與分享。徐建國教授則表示,腦脊液漏作為一種神經外科臨床中必然會面臨的問題,醫生的手術操作非常重要,要秉承著能保則保,盡量減少破壞的原則。
在討論中,與會專家們都肯定并多次強調了腦脊液漏的預防對神外手術的重要性,并為病例分享內容的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和建議,同時還紛紛從自身手術經驗出發,提出最真實的臨床需求,包括縫合、膜性材料、膠性材料以及軟硬性支撐材料等的建議改進方向,為行業與市場發展提供了更多啟發與指導。
交流共創
全產品解決方案亮相
10月19-20日,邁普醫學攜神經外科修復關顱全產品解決方案亮相展臺。
全國頂尖神外專家學者、行業同道等共聚邁普展臺,在溝通與交流中,更加精準地觸及臨床需求,共同探討更多元的合作模式。
作為一家深耕神外的科技創新型公司,邁普醫學會繼續以更加專業的品牌形象,深入行業與臨床,積極搭建學術交流平臺,觸及臨床需求根本,推動更多創新產品研發與產業落地,為患者帶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選擇,促進神經外科領域持續發展。